有人请李作鹏评价《大决战》,李作鹏:假林彪、假罗荣桓

1986年1月,在中央指示下,气势磅礴的史诗巨制《大决战》开拍。事实上,早在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就已经考虑将三场决战搬上大银幕。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条件有限,加上此后二十年的特殊气氛,《大决战》没能拍成。

改革开放后,《大决战》终于开拍了。决战讲述了三个独立而又完整的故事,展现了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斗智斗勇、浴血奋战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还原真实历史,《大战记》三部的剧本由亲身参加过三大战役的八一厂骨干王俊、施超、李平执笔。

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如何塑造林彪的形象。那个时候,林彪坠机才十几年,如何判断他是个问题。有人主张,一提就提,横拍几下;有人主张不写林彪;

最终,时任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做出了决定:林彪应该入戏,不然谁打东北?而且,写林彪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就从头写到尾。这放松了对创作者的约束,使他们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鲜明的东北军总司令形象。

《大决战》上映后,有人请李作鹏点评,问他:“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在《大决战》中表现如何?”李作鹏回答说:“假林彪,假罗荣桓,假刘亚楼。”顿了顿,李作鹏回答道:“罗荣桓不是那种人,他永远不会抬高自己,也不会贬低林彪。如果罗荣桓在世,这部电影肯定过不去。”\n李作鹏,1930年16岁参加红军,18岁进入中央军委。比起那些从下往上一步步杀上来的将领,他要轻松得多,运气也好得多。长征后,中央抽调了一些年轻的、有文化的、有军事经验的干部到抗日大学任教员,其中就有李作鹏。

李作鹏在抗日大学任集训队队长。抗日大学的学生分成了各个参赛队,队长既是教学,又是负责管理。其实相当于李作鹏在康大任“班主任”,而他的“班主任”与时任康大校长林彪也逐渐产生了友谊。

林彪沉默寡言,李作鹏也不喜欢张扬。林彪喜欢读书,他曾给当年的同学写过一副对联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读书时常在,做事时很少与人说话。李作鹏在抗日大学读书时,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林彪对这个有点像自己的年轻干部产生了兴趣,随后林彪去抗日前线就带着李作鹏。

李作鹏在115师先后任作战科科长、侦察科科长。后来,林彪受伤出国治疗。李作鹏在115师师部后跟随陈光、罗荣桓来到山东,任山东纵队参谋长。

李作鹏任侦察科科长时,参加过攻打梁山的战斗。歼敌一个旅的战斗结束后,日军疯狂报复。率部直接掩护师转移的李作鹏受到了毒气弹的波及。李作鹏的眼神迷离,眼泪不停地流。那时,他的一只眼睛失明了。

后来,在陈光和罗荣桓的同意下,李作鹏假扮商人赴京就医。一家医院为他做了角膜移植手术,但失败后,他的右眼失明了。从此,李作鹏便有了“李瞎子”的绰号。

1947年,李作鹏指挥的第六纵队与邻部部队一起向拉法、吉林防线发起进攻,在双阳镇以东地区歼灭海龙逃敌第60军临时第21师,扫清了其后地区吉林和长春。四平街以南和以东广大范围内的所有敌人。

这一战,俘虏了不少。在查获的物品中,李作鹏只挑出了一副太阳镜。从那以后,他就经常戴这副墨镜,成为他的习惯和标志。

除了李瞎子这个外号,李作鹏还有两个。

刚到东北时,李作鹏还是参谋长,但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位置。1946年夏,东野军由四平退至吉林舒兰。部队一扎营,李作鹏就和苏静、何敬之等人去喝酒了。

李作朋爱喝酒,喝了就醉,不喝就骂,因此得了“李少国”的外号。这一次,他迫不及待地想找人喝酒。以往,对于这种小错误,林彪或许不会严惩,但这次不同。

四平战败,当时军心极不稳固。有人质问林彪:老首领是不是打不动了?泄漏。

压力山大的林彪看到李作鹏一行人喝酒,顿时火冒三丈。我不在乎!随后李作鹏的酒桌被打翻,李作鹏也被调离司令部,任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作鹏认为,“这件事之后,林彪疏远了他”。

但是,林彪用过好人坏人,却从来没有用过庸人。李作鹏有缺点,但能打是真的。因作战英勇果敢,人称“李斗刀”。全军还没有这样一个直接从政府干部当上军长的例子。只有李作鹏直接从政府干部升任纵队副司令员(副司令员)。

李作鹏先任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任第六纵队副司令员、第十六师师长、第六纵队司令员。

辽沉战役期间,李作鹏奉命率领东野六纵队从彰武、新立屯南下,阻断廖耀湘兵团南下的退路。行军至北宁线时,刘宗与敌军在姚家窝棚内交火。听到敌人的枪声,李作鹏立即下令:“停止前进,挡住正面敌人。”

林彪电告六纵完成任务。在这里,我们将在这里与他战斗!事后证明李作鹏是对的,廖耀祥改变战略,打算东退沉阳。有人问李作鹏是怎么知道的,李作鹏说:一听就知道了。如此猛烈的枪声。

随后,第六纵队改编为第四十三军,由第十五军副军长洪学智兼任军长,李作鹏任副军长。不久之后,李作鹏正式出任陆军司令。南下途中,李作鹏与其他“东北虎”一样,奋勇杀敌。在广西博白,李作鹏生擒了白崇禧的第三军军长张干。陶铸后来告诉李作朋:林彪闻讯高兴得跳了起来。

在海南岛的解放中,韩先楚无疑是功勋第一的。不过,无论是兵团团长邓华,还是兼任军长的李作鹏,都没有当时的韩先楚有远见,但都为解放做出了贡献。海南岛。第一个贡献不是唯一的。40军是英雄,43军也是英雄。

登岛作战时,部队乘坐帆船,风停时帆船不动。43军各部纷纷请示,李作鹏的答复很干脆:用桨摇桨,只进不退,退者严惩军罚。关键时刻,更加坚定了部队誓死战斗的决心。当然,比起亲自登岛的韩先楚,李作鹏的胆子还是要小一些。

新中国成立后,李作鹏被授予中将军衔。1957年起,历任训练总局陆军训练部主任、总参军事训练部主任、海军副司令员、第一政委。.

十年特殊时期,李作鹏逐渐效仿林彪,犯下严重错误,迫害大批干部。跟随林彪声名鹊起,兼任副参谋长,与黄永生、吴法宪、邱会座、李作鹏成为林彪的“四大金刚”。

1971年林彪叛逃后,他和其他三人不仅不悔改,还焚烧大量机密文件,销毁证据,焚烧文件的汽缸爆裂。对于他们顽固不化的态度,中央政府看不下去,对他们进行了隔离审查。

在权力的炙烤下,这个勇敢的革命军人变成了一个志存高远的人。1981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院特别法庭认定李作鹏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该案的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出狱后,李作鹏不再是往日的嚣张气焰,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沉默寡言、爱读书的年轻干部。晚年致力于写回忆录,着有《棺材英雄——我认识的林彪》、《战场回忆录》和两部“文革”回忆录,共100万字。后来有书商找他出书,说:“必须改作者名才能出。”李作鹏说:我李作鹏是李作鹏。书商劝道:“不改名,只得寄往国外。”李作鹏勃然大怒:“不行,我是中国人,我绝对不会在国外出书。”中国尽快出来,不然就被老鼠吃掉了。“出版这本书的事情不得不放弃。

2009年,李作鹏去世,结束了他复杂的一生,享年95岁。


好点的装修公司 https://www.ikongjian.com/zt/12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