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下载 http://www.hhhtemc.org.cn
现代汽车集团10月19日宣布,到2025年,旗下所有车型都将实现“软件定义汽车”,开启智能移动出行新时代。北京现代方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现代汽车集团为加快以软件为中心的智能移动出行开发速度,快速转型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移动出行企业,将加强对人力、组织的大规模投资。”
在北京现代日前公布的9月销量业绩中,全系车型销量突破3万辆,自6月起连续四个月实现环比正增长,北京现代连续4个月实现销量攀升。北京现代也将加速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后期持续导入现代集团新能源产品,包括纯电车型IONIQ、氢燃料电池车NEXO和纯电动新车。不难发现,智能化、新能源成为北京现代自我革新的关键点,北京现代锚定智能化、电动化、年轻化发展方向持续发力,欲抢占智电时代新高地。
愿景虽好,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如何真正实现突围重回主流赛道则是北京现代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重金布局智能化
近年来,北京现代处境艰难,销量持续下滑、产品竞争力不足、品牌力越来越弱等一系列问题,让这个曾风光无限的韩系品牌喘不过气来。
记者查阅公开数据了解到,2017年-2021年北京现代销量分别为81.6万辆、74.6万辆、70.3万辆、50.2万辆、38.5万辆,前三年同比降幅分别为27.8%、8.6%、5.7%,到了2020年同比下滑近30%;2021年,同比下降23.3%;2022年1-5月,北京现代累计销量为7.6万辆,同比下滑53%。
汽车行业评论员任万付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个人认为,近几年北京现代销量一路下滑,内因是技术层面缺乏优势导致产品竞争力不足,为了销量打价格战伤了品牌;外因则是受到自主品牌和其他合资品牌‘上挤下压’,颜值和性价比的优势不再。”
北京现代也深知如今的艰难处境,开始了自救,这就包括对于新赛道方面的积极探索。“无智能不科技”已成为各大车企较量的重点,智能汽车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更多的产品研发与科技投入,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已至。华西证券指出,智能电动汽车横跨汽车、电子、计算机、IoT 等多领域,催生万亿级市场空间,且软件和服务打开新盈利通道,不仅为全面转型的传统车企,也为造车新势力、积极入局的科技互联网企业带来历史性机遇。现代集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落子智能化,以期蓄力破局。
按照规划,从2023年开始,现代汽车集团新推出的所有电动汽车都将搭载无线软件更新技术(OTA),传统燃油车也将逐步配备,2025年,全球所有在售车辆都将配备这一技术。届时,所有车型都能通过软件更新技术不断升级,始终保持最新的状态。
现代集团还计划于2025年推出基于集成模块架构打造的乘用车专用电动汽车平台eM,以及个性化定制车型专用电动汽车平台eS.eM平台可以搭载在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上,充电一次的续航里程相比目前的电动汽车提升50%以上,并计划配备L3级以上的驾驶辅助技术及无线软件更新等基本功能。eS平台拥有滑板形态的灵活结构,能满足送货、配送等企业间交易(B2B)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普及,现代汽车集团旗下全球联网车辆的数量将从今年底的1000万辆增加到2025年的2000万辆。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加持,现代汽车和起亚计划到2030年共投资18万亿韩元(约合906亿人民币),用于汽车互联、自动驾驶等新业务的相关技术开发;初创企业、研究机构的战略投资;构建大数据中心等。人员层面,现代汽车集团将在全球地区大规模聘用软件人才,逐渐扩大软件开发团队。
将中国作为氢能战略发力点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北京现代全车系销量为30023辆,环比8月增长18%,已实现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回暖苗头渐显后,现代在华发展的侧重点除去智能化的全面革新外,也将落实在新能源赛道上。但与大部分车企的发力点不同,现代汽车选择“两条腿”奔跑,将布局氢燃料汽车作为其予以弯道超车的新赛点。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加速期后,布局氢燃料汽车也成了车企力求弯道超车的新赛点,这是因为政策引导成为企业发展氢能源的助推器。目前,氢能作为重要的未来新能源技术方向已经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出台的氢能规划翻开了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新篇章。中汽政研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部姚占辉表示:“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企业、资本将集聚到氢能产业,未来氢能产业将成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以及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现代汽车作为氢燃料电池车布局的“种子选手”具备一定的优势。2022年9月7日,现代汽车正式发表“氢能愿景2040”,在布局国际战场方面,中国将成为现代汽车落地氢能战略重要发力点。
作为首款符合中国法规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目前Nexo中国版已经正式登录工信部《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五十七批),意味着现代汽车首款符合中国法规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合法上路。
现代汽车方面称,“全球多个国家纷纷发布氢能国家战略,中国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将成为这场‘氢能浪潮’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并认为,在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环保目标指引下,中国氢能产业已经迎来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代汽车在氢能源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水平也属一流,最近两年,中国政府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支持力度较大,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双碳政策’,第二个就是氢燃料电池这两年的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加,现在国内加氢站已经超过100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同时商业化也逐渐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集团选择在华押宝氢能源赛道占领先发优势,或是不错的选择。”
今年北京现代迎来了20岁生日,在重重困难和机遇下,如何重新在华形成凝聚力并开启一个全新的20年,需要北京现代拥有全新解题思路。汽车行业分析师林述成对《华夏时报》记者坦言:“北京现代沉疴痼疾众多,尽管一直在努力自救,但想要重新定位全面革新并非易事。如何提高产品力、快速适应中国市场变化并抢占风口,都是北京现代亟须解决的课题。”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