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学生创业这股妖风,真止不住了

沈阳市私家侦探

来源:大碗Pro(gh_a408bd912b82)

最近不少地方,又开始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了。

5月22日,上海市联合多部门下发《关于做好2022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

对具有本市户籍、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在本市首次创业满1年且按规定至少为1人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的,可申请8000元的首次创业一次性补贴。

小伙子迷茫么,还在因为996压榨而烦恼么?

即刻加入创业大军吧,自己当老板,另外有机会薅到8000现金羊毛哦。

同期,温州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在温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见》,在细节方面可比上海用心多了。

小伙子想创业没头绪,空有暴富的抱负而无法施展对不对?

没关系,这里聚焦师资培训,将开设一批创业特色精品课程供您免费学习。

小伙子想创业没场地,看到周围写字楼租金望而却步了对不对?

没关系,这里聚焦平台搭建,以先租后补的形式免费提供30%以上的场地给高校毕业生。

小伙子想创业没资金,万事俱备只欠资金没到位了对不对?

没关系,这里聚焦个性群体,普惠金融咔咔到位,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助您一臂之力。

保姆式创业服务助力每一个创业梦想,让每个高校毕业生都有晋升CEO的机会。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这股妖风并非只吹向了上海、温州,而是已经蔓延到了全国。

一二线如北京、杭州,三四线如荆州、徐州,纷纷效仿,纷纷鼓励。

大学生创业潮,正在蓄势待发。

看到上面支持,相信不少年轻人已经遏制不住"财务自由"的心情了。

左手创业计划书,右手商业PPT,半年内风投入场,一年后启动A轮融资,争取3年内登陆纳斯达克,致敬Jack,致敬Pony……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一波创业浪潮已然开始酝酿。

有人说"年轻"是年轻人最大的优势,但他们却没有说

——"年轻",更是年轻人最大的短板。

如上图所示,受经济原因影响,今年多数行业因为销售端萎靡出现了产能过剩以及员工过剩。

简单说,就是因为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而降低进货,减少生产,比如以前每月生产100顿,现在产80顿就够了。

如此一来干的活少了,可员工就显得过剩了。

于是我们看到,今年来众多公司不仅缩减招聘,甚至毁约招聘合同,还甚至出现了大规模裁员情况。

以前,大量的农民工兄弟得益于城里的高收入以及多样的工作形式,纷纷进城务工。

但通过下图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自2020年后外出农民工人数就出现了负增长。

这意味着每年返乡的农民工人数正式超过外出务工的人数,而这一现象也侧面反映了城镇用工需求的下降。

用工需求的下降站在企业端是降低招聘,而站在求职端就是就业率的下滑。

如下图所示,31个大城市城镇失业率在2022年飙到了新高,其中16-24岁人口尤为明显。

看到16-24岁这个群体,有没有觉得突然很熟悉?

肯定熟悉,前文提到的大学生不就是这个群体是主力嘛!

尽管学富五车,但由于社会阅历以及工作经验的不足,在即时创造效益方面便显得有些鸡肋,且现金流为王的市场环境下使得该群体没有在用工市场得到该有的追捧。

可矛盾就出在这儿,一边是是用工需求羸弱,而另一边却又是天量的劳动力供给。

如上图所示,2022年毕业生规模来到1076万之多,与前些年毕业人数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

从6月下旬开始,天量毕业生将陆续抵达就业市场,开启社会毒打之旅。

而在明显的供需缺口下,如何缓解年轻人就业便成了最大的问题。

前阵子,我们看到了监管层对互联网企业有所放松,亦给予了适当的支持。

站在保就业的角度,明白人自然就明白了。

5月25日,以“稳住经济大盘”为主题的会议召开,全国2800多个县(区),按通知参会人员的级别,会议规模将达到10万人以上。

无论会议主题、会议规模以及通知的急切程度,都显示了这是一次极不寻常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

问题来了,什么是经济大盘?

经济大盘就是5.5%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才是充分就业的前提。

按照"一个百分点对应着二百万新增就业"推算,5.5个百分点就是1100万新增就业。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发现"GDP增速5.5%"与"失业率5.5%以内"同时被写进2022工作目标,稳经济与保就业自古就是亲哥俩。

而正如我们看到随着Q1经济下滑,失业率也偏离出了合理区间。

站在稳就业角度,不出意外

我们将看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将持续强化就业导向,如减税降费降融资成本,水电气等补贴或重新回归;

我们将看到会强化对部分就业群体的支持,如以工代赈,助学贷款免息延期,开展职业技工培训;

我们将看到发行产业政策将持续发行更多的投资信托基金,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拉动就业。

就业问题已刻不容缓,看到这里不知道您是否理解鼓励大学生创业这股妖风了。

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还通过招聘顺带解决了他人的就业。

只是他们过于年轻,对经济环境没有理解,对做生意之难也没有概念。

而创业这玩意儿对普通人而言,一旦失败就要用一生去偿还。

其实别说他们了,甚至正在教他们创业课的老师,又何尝不是在纸上谈兵瞎胡诌。

如果您身边有被这股创业浪潮席卷进去的年轻人,请转告他们以下三句话:

1、创业有风险,经济下行期风险更大;

2、真觉得自己是那块料,尽可能的轻资产运作,能摆摊绝不租门头;

3、创业不一定成功,但贷的款一定得还啊。

上一篇:

下一篇: